•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其它相关 > 正文

    死亡背后的温暖情怀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3-06-04 21:40:13 点击:

    摘要:《厨房》是日本女作家吉本芭娜娜的成名之作,自1987年11月出版以来便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反响,并于1989年被拍成电影。本文运用小说解读的方法,着重从吉本芭娜娜对破碎家庭中孤独人群的关注和死亡视角的选定两个方面来浅析小说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吉本芭娜娜 《厨房》 家庭 死亡 孤独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4-0237-01

    吉本芭娜娜原名吉本真秀子,父亲吉本隆明是日本著名评论家、诗人。姐姐是漫画家,妈妈非常贤惠。生于这样一个健康家庭的吉本芭娜娜却在《厨房》中描述了孤儿的生存状态以及和变性人组成的家庭中的种种,这显然与她的真实生活体验相背离。而且;家庭破碎与死亡再生主题几乎贯穿了她后来的整个文学生涯。那么,她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视角开始她的文学创作,并且为何对此情有独钟,一贯坚持反复运用这种哀伤的创作风格呢?本文将以《厨房》为中心。运用小说解读的方法,着重从吉本芭娜娜对破碎家庭中孤独人群的关注和死亡视角的选定两个方面来浅析作者的创作初衷和小说所展现的时代及其社会意义。

    一、对孤独人群的关注

    现代社会中,由于家庭成员的死亡及离异产生的破碎家庭在现实生活中已经非常普遍。这便产生相当一部分失去亲人、在痛苦中挣扎的孤独人群,如《厨房》中的美影。此外,在等级制度森严的日本社会,年轻人往往不得不忍气吞声,违心地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感受,由此产生的束缚感和孤独感日益鲜明。在传统的“男主外,女主内”家庭中,孩子们可以从母亲那里得到理解和爱护,寄托自己的情感,使孤独和苦闷得到释放。但伴随着这种家庭分工方式的逐渐瓦解,母亲和父亲一样,也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无暇顾及孩子的情感抚慰。

    那么,谁来倾听他们的声音,谁来关注他们的情感天地,谁来解除他们的迷茫,谁来给予他们成长道路上温暖的人性关怀?谁来指引他们走出成长道路上的不幸?

    吉本芭娜娜凭着自己敏锐的观察力,触摸到周边人们这一空虚的精神世界,感觉到不得不去为他们做些什么,站在他们的立场,切身体会他们的困境。她选用第一人称“我”,并以感性的语言叙述,容易使人们与主人公所经历的痛苦产生极大的共鸣,于是日本年轻人一直承受的精神空白得到填补。比如。在《厨房》中。美影在精神崩溃的边缘,有这样一段叙述:“剩下我和厨房。我想这总比只剩我独自一人要好一些。委实疲惫不堪的时候,我常常出神地想:什么时候死亡降l临时,能死在厨房里就好了。无论是孤身一人死在严寒中,还是在他人的陪伴下温暖地死去,我都会无所畏惧地注视着死神。只要是在厨房里就好。”

    如果说厨房是象征着温暖亲情的地方,我们可以深深感觉到美影此时对温情家庭的最后一丝绝望的信任。当人们曾经依靠的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坍塌时,是否就这样永远沉沦于苦痛之中呢?在《厨房》的续篇《满月》之中,我们找到了吉本芭娜娜给出的答案。这一回答是通过变性人惠里子的话传达的:“人生中如果不彻底绝望一次,就不会知道什么是自己身上决不可以丢弃的,也就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就这样懵懵懂懂地长大了。我嘛,还算可以。”

    最后,既然传统的血缘意义上的家庭作为唯一的希望又是人们不得不放弃的,那么什么才是“绝不可以丢弃”的呢?即“自我的重新站立”。“我会不断成长,经历风霜,经历挫折,一次次沉入深渊。一次次饱尝痛苦,更会一次次重新站起来。我绝不认输,绝不放弃。”(《厨房》)

    吉本芭娜娜正是通过她对孤独人群的关注,来召唤人们对于当代日本家庭问题的关注,同时给处在彷徨中的日本年轻人以鼓舞人心的力量和勇气。诚如她在《厨房》的后记中所说:“我从很早以前就一直想说一件事,为此我开始写小说。无论是什么我都想要一直写下去,直到我不想再说的时候。这本书就是我这种执著历程的基本表现。我觉得克服与成长是对一个人灵魂的记录,也是全部的希望和可能。我有很多朋友都认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强烈拼搏或平和地抗争才能够日益向上……”

    二、死亡视角的选定

    《厨房》的主人公美影一出场,死亡便接踵而来。父母早逝、祖父祖母也相继去世。如果说什么事情最能将一个人置于最无助绝望的境地,无疑是亲人和至亲朋友以及恋人的死亡了。吉本芭娜娜显然非常热衷于把人物放置在死亡这个极限设定当中来展开创作,如美影唯一的亲人祖母的去世,《满月》当中的惠里子也是经历妻子的死亡之后获得重生,然而紧接着雄一又面对的是惠里子的死亡。人们如果在遭受死亡这样最不幸的事情之后,仍然心存希望,能克服自身的软弱,一步步重新站立,那么还有什么是我们生命中所不能战胜的呢?吉本芭娜娜正是想通过作品人物美影走出哀伤,惠里子后来乐观的生活态度,雄一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来向人们传达她对美好生命的诠释,给人们心底注入温暖的人性力量。也即“克服死亡阴影的过程就是在精神上获得拯救的过程,这正是芭娜娜试图在创作中表现的主题”

    此外,死亡对人的巨大情感冲击更能使人冷静的思考,敲打人们的灵魂,如同悲剧的结局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更发人深省一样。死亡是多么让人措手不及,人的命运多么容易遭到改变。当死亡不可避免地造访时,人们一直以为坚不可催的亲情和爱情却摇摇欲坠。在纷繁无常的现代社会,人们究竟能够相信什么?吉本芭娜娜对人们提出如此引人深思的质问。因此,她引用孤独和死亡意象并不是单纯作为一种文学手段,而是“吉本芭娜娜文学中大量死亡的表象正是现代社会冰冷与残酷的象征”,这正体现了作品的时代和社会意义。

    结语

    归根结底,在《厨房》和其续篇《满月》这两部小说中,吉本芭娜娜是想通过主人公对家庭破碎和死亡的深切体验和理解,来安慰陷入无限迷茫和无助的孤独人群。另一方面,她也在小心翼翼地鼓励人们充满信心,珍惜和积极面对正在经历的一切,给予人们面对生活的温暖力量。

    推荐访问:情怀 温暖 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