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库编辑精选《2021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论文6篇》一文,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您喜欢的更多同类文章:护航之道 国家安全观 安全观心得
资料图为天安门广场上红旗飘扬。中新社记者 杜洋 摄——分析“战局”,金融安全关乎发展全局。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实体经济的血脉。正因如此,一旦金融“受寒”,经济就容易“感冒”。
“历史上发生过重大金融危机的国家,经济都会受到严重打击,甚至一蹶不振,长时间没法恢复。”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对中新社记者说。
他举例道,美国股市暴跌引发了上世纪席卷全球的经济“大萧条”,拉美债务危机、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同样深刻,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影响到现在都不能说完全消除。
“防风险是金融业永恒的主题,也是金融监管永恒的主题。”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说,中国当前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信用风险具有一定滞后性,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仍不能松懈。
无疑,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直面“战役”,警惕金融存量增量风险。
中共十九大以来,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已经取得决定性成就。
金融资产盲目扩张逐渐扭转;
银行业推进不良资产认定和处置;
影子银行得到有序拆解;
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
存量风险已有妥善处置,但并未完全消除,且防范风险不是一劳永逸,这项动态工作需要关注增量风险,对于“看不见有苗头”的危机做到未雨绸缪。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金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中国现在面临经济发展转型期、疫情冲击修复期、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调整期、外部环境博弈期,在此复杂背景下将产生各类新增金融风险。
在杨成长看来,“十四五”期间中国金融风险防控压力依旧较大,需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宏观杠杆率怎么降、互联网金融怎么管、跨境资本流动风险怎么防、地方隐形债务怎么化解,每个问题都不容小觑。
——制定“战术”,为金融业装上“安全阀”。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要“精准对路”的监管手段,也要建立金融风险防控的长效机制,在有序处置重点领域突出风险的同时,实现稳增长和防风险长期均衡。
尚福林给出了一套具体“战术”。对于宏观杠杆率,要严防房地产等重点领域信贷风险。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防范外部输入性风险冲击,确保金融安全。
对于不良资产处置,要提高风险预判能力,探索创新处置方式,提升处置效率,做好不良贷款暴露反弹的应对准备。
与此同时,坚决遏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防止资本在金融领域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
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公司治理和内控管理水平;
充足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增加利润留存,拓宽资本补充渠道,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在一份报告中称,当前中国金融体制存在许多亟待进一步理顺的问题,整个金融市场的法制化、规范化、透明化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才能支持金融市场更稳、更快、更好地发展。(完)
关键词:中国金融
护航之道-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论文
提升全民意识,让网络更安全更清朗
9月14日,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拉开大幕。今年活动主题为“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利用网络安全宣传周载体,开展接地气的宣传活动,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强化法治与人才保障,才能让网络更安全、更清朗。
绷紧活动之弦。从宣传周的活动内容来看,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不仅在宣传形式上更接地气、更亲民,而且内容更具体、更丰富、更具针对性。据悉,今年高峰论坛将举办1个主论坛,并围绕APP个人信息保护、网络安全标准、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网络素养教育、青少年网络安全等议题,以线上、线下等方式举办11场分论坛。从各地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安排来看,都呈现了几个鲜明特性。既有专业性强的讲座与对网络安全形势的分析展望,也有结合实际的生动讲解,以活生生的网络安全事例触及到了人民群众的内心。有的地方把网络安全周活动开到了基层,广泛开展网络安全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校园、进军营、进农村、进家庭等进基层活动,加大网络安全知识普及力度。有的地方则举办各种具有体验性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让网络安全有了更加直观的表现方式,更加深了普通群众对网络安全的重视与保护。网络安全宣传周就是要扎实开展好各类宣传活动,让网络安全深入人心。
绷紧意识之弦。网络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实的利益,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也与国家的安全密切相关。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网络安全也就没有公民个人的安全。自从2014年开展第一届网络安全宣传周以来,国家层面已接连举办了7届,从每一届的主题来看,前两届主题是“共建网络安全,共享网络文明”,后五届都延续了“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这个主题。由此看来,网络安全和为民意识早已成为了历届网络安全周的不变的关键词。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既要实实在在地维护网络安全,也要持续不断地提升普通群众的网络安全意识,要通过网络安全宣传周的宣传提升网民的网络安全的防范技能,更要牢固树立常态化的网络安全意识。在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各地针对青少年、老年人等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群体开展了针对性宣传,并对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APP个人信息保护问题,邀请专家开展研讨,这些务实的宣传措施有效提升了全民网络安全意识。无论是网络安全宣传周还是在日常,都要绷紧网络安全意识之弦。
绷紧保障之弦。网络安全既要提升全民的网络安全意识,也要有持续有力的打击措施。针对各种网络安全事件,必须严厉打击,绝不手软。依法铁腕治网,才能有效维护网络安全环境。针对网民普遍反映强烈的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告,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专项治理,相继出台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标准规范,千余款APP经评估后得到有效整改,两百多款问题严重的APP被约谈、曝光、下架。网络安全是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网络空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据悉,我国每年培养网络安全人才3万人左右,已培养的网络安全专业人才总量尚不足10万,人才缺口超过100万。下一步,各地要全力推进国家网安基地建设,加快培养网络安全人才。
关键词:让网络,更安全,更清朗
护航之道-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论文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守护每个人的安全感
文/张悦
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构建社会保障体系,关系着国家发展的稳定,关系着人民的安全感。实践证明,保障体系不仅仅是对贫困人群的一种兜底性保障,更对全社会发展起到方方面面的保障作用,是实现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美好社会的前提。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要始终立足于国情所需,适时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高工作预见性和主动性,努力夯实民生保障服务。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民生连着民心,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器,关乎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始终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让改革成果更好惠及每一个迫切需要的人,正是构建保障体系,织牢群众安全网的关键所在。坚持实事求是,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之上,不脱离实际、超越阶段。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老百姓的保障工作,才能让保障体系精准帮助有需要的人群。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蓝图。要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提出的新要求,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思考和谋划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社会保障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发力,从方方面面来为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兜底。在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的同时,还应该不断满足老百姓的多样化需求,继续推动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统筹管理,明确各方责任,让社会保障工作能够做实做细。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截至目前,我们实现了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制度在内,功能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医疗保险覆盖13.6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做好了顶层设计,才能够构建如此惊人的保障体系,筑牢了中国人的安全网。
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基本方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老百姓的安全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展望未来,要想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关系着根基牢固程度。站在新的起点之上,将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不断完善保障体系,织牢安全网,必定能激活每一个人的奋斗热情,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昂首前行。
关键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护航之道-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论文
网络安全贵在“全民皆战”
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将于9月14日至20日在全国范围内统一举办。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网络安全贵在“全民皆战”,人人都是网络安全的参与者,人人都是网络安全的受益者,人人都应该是网络安全的护卫者。网络安全应该是一场全民打响的网络安全人民战争。
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历史是人民的纪录。人民是打败任何风险挑战的决胜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人民力量功不可没;
抗疫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全民战疫释放磅礴力量。今天,我们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安全隐患层出不穷,不时给我们带来各种风险和挑战。不管是对个人网络权益的保护,还是对企业,对国家网络权益的保障,都需要网络安全的强大铁军。网络安全只有打响人民战争,我国网络安全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风雨不动安如山”。
网络安全护航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助力网络安全。9月11日上午,以“数字驱动,智能发展”为主题的2020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全球经济发展已经进入到数字经济时代,中国数字经济是全球一股新兴的强大力量。《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35.8万亿元,已稳居世界第二位,在GDP中的占比超过1/3。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预测,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如此庞大的数字经济迫切需要网络安全护航,打造强大的网络安全力量是保证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工作。当然,我们要充分利用数字经济的发展成果,打造网络安全的数字钢铁长城。
网络安全宣传周,应是人人参与实践周。提高网络安全意识,是公民之必须;
参与网络安全工作,是公民之担当。网络安全宣传周就是激发起全民参与网络安全的主动性,形成网络安全的人民力量。线上参观数字化虚拟展馆,参与在线知识答题活动,配合APP安全意识调查,等等。每个公民都应该在网络安全宣传周中,积极学习,提高认识,把自己融入到网络安全的大氛围中,人人参与网络安全,亿万人民的力量就能凝聚起网络安全不可侵犯的澎湃力量。
网络安全维护公民在网络间的合法权益,助力网络良好生态的形成,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提升人民群众在网络空间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网络安全贵在“全民皆战”,全面皆战,全民共享,必然全面安全。
关键词:网络安全,全民皆战
护航之道-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论文
增产节约双管齐下,中国粮食安全有保障
“目前我们已经实现了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稻周年亩产突破3000斤的目标,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我们的远期目标是杂交水稻一季稻亩产达到2400斤,双季稻达到4000斤。”“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11月3日在长沙表示。
袁院士所指的突破亩产3000斤目标,是指在衡南双季晚稻试验示范基地现场测产第三代杂交水稻“叁优一号”,平均亩产达到911.7公斤。加上今年7月测得的早稻平均亩产619.06公斤,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平均亩产突破1500公斤,达到1530.76公斤,比此前的产量增产了100多公斤。按照全国2亿5000万亩杂交稻面积测算,新增产量相当于粮食大省——湖南省半年的粮食产量,成效十分明显。如果袁院士的下一个目标能够如期实现,那对中国粮食安全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保障作用。
众所周知,由于疫情的暴发,随着相关国家采取停止或减少粮食出口措施,有关粮食安全的话题,也再一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普通居民,对粮食安全产生了一定担忧。作为粮食进口大国的中国,有这样的担忧,是很正常的。那么,如何才能消除广大居民对粮食安全的担忧呢,显然,需要从增产与节约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增强粮食供应的稳定性,确保粮食供应不出现问题;
另一方面,有效提高粮食的利用效率,减少粮食的浪费与损失。
近年来,中央一再号召,要厉行节约,要反对浪费,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还专门印发了《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杜绝公务活动用餐浪费、推进单位食堂节俭用餐等,并提出了推行“光盘行动”的要求。特别是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
按照中央要求,各地也迅速行动起来,全方位地开展节约粮食、节约各种食品的行动,从政府机关到学校,从企业到家庭,从城市到农村,都采取了一系列节约粮食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成效,浪费粮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事实也是,早在201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和国家粮食局发布的数据就显示,中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其中餐桌外的浪费就高达700亿斤,接近我国粮食总产量的6%。如果能够把这些浪费的粮食全部利用起来,不再浪费,那么,对于中国的粮食安全将产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此基础上,如果我国的粮食生产在连续丰收的情况下,能够通过不断地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地提高粮食产量,特别是袁隆平院士等农业科学家能够培育出产量更高、质量更好、生长能力更强的杂交水稻或其他品种粮食,有效稳产增产,那么,中国的粮食安全将更有保障,中国在粮食进口问题上的矛盾也能大大缓解。
要知道,粮食问题并不是中国的特有问题,而是全球性问题,也是全球性难题。一方面,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还有1/9的人口吃不饱饭,饿着肚子,粮食供应严重不足的国家和地区也有不少;
另一方面,粮食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同样是来自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约有13亿吨粮食被浪费。只要能够少浪费30%,就有可能解决吃不饱饭人群的吃饭问题。因此,确保粮食生产稳产增产,大力节约粮食,不仅是对中国自己的贡献,也是对世界的贡献。如果中国能够少进口一些粮食,就能够为贫困国家和地区提供更多的粮食。如果有一天,中国能够大量出口粮食,对世界粮食安全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在保证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稳定有序的情况下,加强对耕地的保护,确保粮食生产的基础能够稳定可靠,确保粮食生活的面积能够始终稳定,并逐步增加,那么,中国的粮食安全条件也会越来越好,粮食自给能力越来越强,对世界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粮食安全
护航之道-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论文
掌握新发展阶段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密钥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复杂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要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就必须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加快构建关键信息设施安全保障体系,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营造和谐安全、充满正能量的网络生态环境。
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前提是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统计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较2020年3月增长8540万,互联网普及率达70.4%。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与工作的新空间。毋庸置疑,网络空间业已成为国家继陆、海、空、天之后的第五疆域,保护网络空间就是保障国家主权。进入新发展阶段,保护网络空间的前提就是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包括“网络安全对国家安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整体观,“网络安全没有绝对安全”的相对观,“网络安全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的发展观,“网络空间是人类共同的活动空间”的世界观,以及“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人民观,从而更好指导网络安全实践,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重点是加快构建关键信息设施安全保障体系。网络安全涉及领域众多,千头万绪。马克思的矛盾论告诉我们,在研究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矛盾;
在研究任何一种矛盾时,要着重地把握它的主要方面。这是因为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前进的方向。要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就需要把加快构建关键信息设施安全保障体系作为一个主要矛盾和重点来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运行的神经中枢,是网络安全的重中之重,也是可能遭到重点攻击的目标。”进入新发展阶段,要抓好极有可能成为攻击目标的金融、能源、电力、通信、交通等领域的网络安全,进一步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保障体系,以切实有效措施保护好金融交易信息,预防能源危机,确保电力供应、通信畅通以及交通有序,避免金融紊乱、能源短缺、电力瘫痪、交通中断等重大风险隐患的发生,从而保护好事关经济社会良好运行的神经中枢,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基础是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网络安全态势是最基本最基础的工作。”网络安全还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有的隐蔽时间长达数年以上,一旦发作,后果不堪设想,需要全天候全方位感知网络安全态势。要打赢网络安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还需要知己知彼,如研判网络安全事件可能会爆发在哪里,会是什么类型,大概什么时候会发生等,方可百战不殆。进入新发展阶段,要全面加强网络安全检查,防范于未然;
要建立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机制,如风险报告机制、情报共享机制、研判处置机制以及安全共享信息机制等,以深刻洞悉网络安全规律、动向与趋势;
要进一步推进数据开放和信息共享,整合数据资源,加强数据分析,以更好感知网络安全态势,做好网络安全防范。
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关键是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网络安全的本质在对抗,对抗的本质在攻防两端能力的较量。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种能力的较量将展现在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两个方面,它们对攻防的最终结果有重大影响。“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为此,我们要搞清楚对方攻防能力的技术情况,摸清对方到底使用的是“飞机大炮”,还是“大刀长矛”,不能让我方陷于被动局面。只有不断增强网络安全防御能力和威慑能力,方可最终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做到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要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一切都离不开和平与发展的安全环境,更少不了网络安全的保驾护航。只有充分掌握切实维护国家网络安全的这四把密钥,进一步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制定网络安全标准,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把网络安全贯穿到国家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才能防范和化解影响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风险隐患,筑牢国家网络安全屏障。
(执笔人:刘波,西华大学助理研究员;
朱利,西华大学讲师)
关键词:网络安全,密钥,国家主权,国家治理,新发展
护航之道-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论文
筑牢防疫安全网,满足“就地过年”文旅需求谈经论政
文/孔德淇
宅酒店住民宿,短途旅游走俏……2021年的春节因“就地过年”的防疫号召显得格外不同寻常,旅游出行行业随之呈现出与往年不一样的状况:省内游、本地游、周边游悄悄火了起来。
就地过年,是响应疫情防控要求的因应之举。年轻白领、在校大学生、在外务工人员,很多人都顺应倡议,留在学校或工作地过年。根据交通运输部的数据,今年全国春运预计发送旅客17亿人次左右,比2019年下降四成多。人流虽然少了,但今年春节消费热度依然不减,彰显出强大的经济韧性,中短途自驾、民宿小院过大年成为牛年过节新潮流。
这种就地过年“新姿势”,让我们把诗和远方拉到眼前,用脚步和车轮去丈量世界、发现未知,也蕴藏着新的经济增长潜力,促进节日期间的消费活力。事实上,春节前夕,我国经济恢复已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势头,消费复苏按下“加速键”,不少方面甚至远超预期。这都为“就地过年”消费提供了新活力。
需要提醒的是,文旅和消费复苏愈显著,愈要筑牢防疫安全网。选择短周期、近距离、慢节奏的休闲度假,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喜迎新春,也需以安全有序为前提。眼下疫情仍未结束,人口流动及扎堆、排队现象,都可能放大防疫风险,地方防控不可松懈,绷紧防疫这根弦,做实做细疫情防控工作仍是应有之义。这对于景区和公众来说,都不啻为疫情防控下的一次“刀枪实战”。
文旅企业除了坚持创新,助力行业复苏,更要按照“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助推景区数字化变革,加快预约制度落地,加大防疫设施投入,消除游客出游的焦虑,让就地过年人群放心消费、安全过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各地景区普遍推行限流、预约制,联动多部门组织安全大检查,对公共区域定时进行卫生无死角消杀;
测温、查验健康码,也基本上成为各地景区的标配。
公众也要注意个人防护,排队时戴上口罩,保持“一米线”距离,谨防病毒侵袭。只有这样,春节快乐才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经济社会的复苏才拥有最坚实基座。也唯如此,不论是个人出行还是经济回暖,方无后顾之忧。
随着疫情形势持续好转,相信在春节假期之后,文旅产业的复苏还将驶入“快车道”,为释放国内消费潜力集聚更多新动能,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支撑。
关键词:疫情
《2021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心得体会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