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事迹材料
  • 申请书
  • 作文大全
  • 读后感
  • 调查报告
  • 励志歌曲
  • 请假条
  • 创先争优
  • 毕业实习
  • 财神节
  • 高中主题
  • 小学一年
  • 名人名言
  • 财务工作
  • 小说/有
  • 承揽合同
  • 寒假计划
  • 外贸信函
  • 励志电影
  • 个人写作
  • 其它相关
  • 生活常识
  • 安全稳定
  • 心情短语
  • 爱情短信
  • 工会工作
  • 小学五年
  • 金融类工
  • 搞笑短信
  • 医务工作
  • 党团工作
  • 党校学习
  • 学习体会
  • 下半年工
  • 买卖合同
  • qq空间
  • 食品广告
  • 办公室工
  • 保险合同
  • 儿童英语
  • 软件下载
  • 广告合同
  • 服装广告
  • 学生会工
  • 文明礼仪
  • 农村工作
  • 人大政协
  • 创意广告
  • 您现在的位置:六七范文网 > 读后感 > 正文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来源:六七范文网 时间:2021-06-13 15:09:49 点击: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1.目的:识别本公司在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施加影响的风险(或危险源),并作出相应评价,以确保风险得到有效地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所有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风险识别、评价、分级、管控及更新。

    3.编制依据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
    b) 《山东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2016年第303号)
    c)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
    d) 《关于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案》
    (鲁安办发〔2016〕10号)
    e) 《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控 工作的通知》(鲁安发﹝2016﹞16号)
    f) 《关于印发非煤矿山等行业(领域)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实施 指南的通知》(鲁安监发〔2016〕65号)
    g) 《机械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
    h) 其他安全生产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以及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相关规定。

    4.职责:
    4.1主要负责人(总经理)职责 a) 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等资源;

    b) 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相关制度,确定各部门、各岗位职责, 并定期进行督导、考核;

    c) 定期组织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估;

    d) 发动全员参与风险辨识,形成全员风险管控的机制;

    e) 督促、检查本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4.2安全员(兼职)职责 a) 负责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具体工作;

    b) 参与拟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相关制度并监督实施;

    c) 负责组织制定风险判定准则、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管控措施的 制定,负责确定管控层级和运行的更新、评估等;

    d) 监督、检查、指导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运行;

    e) 组织员工进行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相关内容的培训,并如实记录;

    f) 督促落实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措施;

    g) 督促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整改措施。

    4.3企管办主任职责 a) 做好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组织、协调、总结、归纳、汇总、上报等过程的工 作,负责考核各责任人责任落实情况;

    b) 负责本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管理制度等文件的编制,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 设过程中各部门的工作提出奖惩建议;

    c)
    对公务车辆、通讯系统、计算机系统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和隐患整改;

    d)
    对外来车辆按照公司规定进行登记管理。

    4.4各部门负责人职责通则 a) 具体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具体工作;

    b) 按照“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积极按照公司部署,完成本部门、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点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等工作,对评价结果负责;

    c) 落实制定的风险管控措施。

    4.5 生产负责人(生产系统主要负责人)职责 a) 对生产各车间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评价及风险管控;

    b) 对建筑构筑物、厂区道路、设备设施、工位器具、工装夹具的安全状态和使用 规范及起重机械等进行风险管控;

    c) 对施工项目(如气瓶、焊机、临时线路、危险作业等)安全防范措施和作业过 程进行风险管控;

    d) 对所属的运输车辆人员、工位器具及配送作业过程进行风险管控;

    e) 对生产作业计划编制、下达、执行环节的安全监督检查,对生产过程中工艺纪 律保证、加强作业过程中标准作业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喷漆作业场所等易燃易爆场所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

    f) 组织各车间/班组员工参加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措施的制 定,并及时更新;

    g) 监督、检查各车间/班组、各岗位员工及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并记录。

    4.6 各车间(班组)负责人职责通则 a) 按照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对所属基础管理、作业区域、设备设施、 作业人员进行风险识别、风险管控;

    b) 要求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监督员工合理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c) 做到现场无违章指挥、无违章作业、无违犯劳动纪律的行为;

    d) 组织制定一般安全隐患的治理方案并领导实施、消除;

    e) 负责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车间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 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f) 组织本车间/班组员工参加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管控措施的制定,并及 时更新;

    g) 监督、检查本车间/班组员工及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4.7电工车间主任电力系统管理职责 a) 对变配电系统及防雷接地的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安全运行,对所属仪器仪表检 验合格情况和周期进行核对校正;

    b) 对变配电特种作业器具检验合格情况、检验周期和配置情况进行核对校正。

    4.8 生产车间各岗位职工职责 a) 积极参加公司组织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相关会议、培训、考核;

    b) 遵守公司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

    c) 积极参与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

    d) 及时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e) 提出改进安全工作的建议。

    5.术语和定义 5.1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

    5.2 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5.3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5.4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危险源的构成:
    a) 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 器等等。

    b) 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

    c) 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

    5.5重大危险源:
    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

    5.6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5.7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5.8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5.9风险分级 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根据有关文件及标准,风险暂定为“红、橙、黄、蓝”四级。)
    蓝色风险(4级):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员工应引起注意;
    轻度(一般)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车间、部门应引起关注,管控级别岗位级/班组级。

    黄色风险(3级):中度(显著)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公司、部门应引起关注,管控级别部门级/车间级。

    橙色风险)(2级):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公司对重大及以上风险危害因素应重点控制管理,管控级别公司级。

    红色风险(1级):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管控级别公司级。

    5.10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5.11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5.12风险信息 风险点名称、括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5.13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 6.风险点识别方法 6.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以生产区域、作业区域或作业步骤等划分,确保风险点识别全覆盖。

    6.2 风险点识别方法 对生产现场及其它区域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不安全因素及管理缺陷进行识别;

    按照作业步骤分解逐一对作业过程中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

    7.风险评价方法 本企业经过研究论证确定适用的风险评价方法如下表:
    风险点评价分级标准 风险级别 分级标准 一级风险 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较大以上事故,即能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重伤,或者500万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级风险 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一般事故,即能造成1人重伤(或造成肢体伤残),或者3人以下轻伤(造成损失工作日七天以上),或者100万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级风险 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轻伤事故(包括急性职业病危害,但危害不大),或轻微经济损失。

    四级风险 该风险点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导致不损失工作日的轻微伤害。

    8.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本企业依次按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培训措施、个体防护措施以应急处置措施等五个逻辑顺序对每个风险点制定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

    9.记录、资料形成、管理 企管办收集各部门、各岗位填报的风险识别、风险分级、管控措施等资料,形成以下表单:
    a) 设备设施清单 b)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c) 作业活动清单 d)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e)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f)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风险管控措施的实施 10.1企管办将确认通过的管控措施下发到各责任部门,并由责任部门组织实施并做好相关记录。

    10.2企管办进行以下工作:
    a)对重大危险源或较大的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跟踪验证,并将验证结果做好记录;

    b)每月对各部门(车间)的一般控制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处理或通报;

    c)将验证结果及检查、整改情况存档。

    11.风险的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 11.1由双体系建设小组组长每年初组织风险的重新识别、评价和更新。

    11.2当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新的国家和行业标准颁布、新产品或新项目以及设备更新、技术改造、过程变更等情况发生时或根据部门内部管理的需要,各部门应及时对新发生的风险进行识别,报双体系建设小组审核评价后予以实施。

    12.记录、资料管理 12.1企管办统一保存风险识别、评价的资料和记录。

    12.2各部门保存本部门风险识别、评价的资料和记录。

    13附 则 13.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实施。

    13.2本制度由公司双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XXXX有限公司 2018-1-5 附件:
    1.风险点分类标准 2.设备设施清单 3.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4.作业活动清单 5.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6.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7.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点分类标准 1. 物的不安全状态 1.1 装置、设备、工具、厂房等 a) 设计不良 强度不够;
    稳定性不好;
    密封不良;
    应力集中;
    外型缺陷、外露运动件;
    缺乏必要的连接装置;
    构成的材料不合适;
    其他。

    b) 防护不良 没有安全防护装置或不完善;
    没有接地、绝缘或接地、绝缘不充分;
    缺乏个体防护 装置或个体防护装置不良;
    没有指定使用或禁止使用某用品、用具;
    其他。

    c) 维修不良 废旧、疲劳、过期而不更新;
    出故障未处理;
    平时维护不善;
    其他。

    1.2 物料 a) 物理性 高温物(固体、气体、液体);
    低温物(固体、气体、液体);
    粉尘与气溶胶;
    运动 物。

    b) 化学性 易燃易爆性物质(气体、液体、固体与气溶胶、其他物质);
    自燃性物质;
    有毒物质;

    腐蚀性物质;
    其他化学性危险因素。

    1.3 有害噪声的产生(如机加工车间设备造成的机械性噪声)
    1.4 有害振动的产生(如使用打磨机产生的手臂振动等)
    1.5 有害电磁辐射的产生(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紫外线辐射)
    1.6 有害气体、粉尘的产生(如焊接产生的烟尘、打磨产生的粉尘等)
    2 人的不安全行为 2.1 不按规定的方法 没有用规定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等;
    使用有毛病的机械、工具、用具等;
    选择机械、装置、工具、用具等有误;
    离开运转着的机械、装置等;
    机械运转超速;
    送料或加料过快;
    机动车超速;
    机动车违章驾驶;
    其他。

    2.2 不采取安全措施 不防止意外风险;
    不防止机械装置突然开动;
    没有信号就开车;
    没有信号就移动或放开物体;
    其他。

    2.3 对运转着的设备、装置等清擦、加油、修理、调节 对运转中的机械装置等;
    对带电设备;
    对加热物;
    对装有危险物;
    其他。

    2.4 使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拆掉、移走安全装置;
    使安全装置不起作用;
    安全装置调整错误;
    去掉其他防护物。

    2.5 制造危险状态 货物过载;
    组装中混有危险物;
    把规定的东西换成不安全物;
    临时使用不安全设施;
    其他。

    2.6 使用保护用具的缺陷 不使用保护用具;
    不穿安全服装;
    保护用具、服装的选择、使用方法有误。

    2.7 不安全放置 使机械装置在不安全状态下放置;
    车辆、物料运输设备的不安全放置;
    物料、工具、垃圾等的不安全放置;
    其他。

    2.8 接近危险场所 接近或接触运转中的机械、装置;
    接触吊货、接近货物下面;
    进入危险有害场所;

    上或接触易倒塌的物体;
    攀、坐不安全场所;
    其他。

    2.9 某些不安全行为 用手代替工具;
    没有确定安全就进行下一个动作;
    从中间、底下抽取货物;
    扔代替用手递;
    不必要的奔跑;
    作弄人、恶作剧;
    其他。

    2.10 误动作 货物拿得过多;
    拿物体的方法有误;
    推、拉物体的方法不对;
    其他。

    A.2.11 其他不安全行动 3 .作业环境的缺陷 3.1 作业场所 没有确保工作通道顺畅;
    工作场所间隔不足;
    机械、装置、用具、日常用品配置的缺陷;
    物体放置的位置不当;
    物体堆积方式不当;
    对意外的摆动防范不够;
    信号缺陷(没有或不当);
    标志缺陷(没有或不当)。

    3.2 环境因素 采光不良或有害光照;
    通风不良或缺氧;
    温度过高或过低;
    压力过高或过低;
    湿度不当;
    给排水不良;
    外部噪声;
    自然危险源(风、雨、雷、电、地形等)。

    4 安全健康管理的缺陷 4.1 安全生产保障 a) 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

    b) 没有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

    c) 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d) 违反法规、标准。

    4.2 危险评价与控制 a) 未充分识别、评价生产活动中的风险(包括与新的或引进的工艺、技术、设备、材料有关的隐患);

    b) 对重要危险的控制措施不当。

    4.3 作用与职责 a) 职责划分不清;

    b) 职责分配相矛盾;

    c) 授权不清或不妥;

    d) 报告关系不明确或不正确。

    4.4 培训与指导 a) 没有提供必要的培训(包括针对变化的培训);

    b) 培训计划设计有缺陷;

    c) 培训目的或目标不明确;

    d) 培训方法有缺陷(包括培训设备);

    e) 知识更新和再培训不够;

    f) 缺乏技术指导。

    4.5 人员管理与工作安排 a) 人员选择不当 无相应资质;
    技术水平不够;
    生理、体力有问题;
    心理、精神有问题。

    b) 安全行为受责备,不安全行为被鼓励;

    c) 没有提供适当的劳动防护用品或设施;

    d) 工作安排不合理 没有安排或缺乏合适人选;
    人力不足;
    生产任务过重,劳动时间过长。

    e) 未定期对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体检。

    4.6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a) 没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b)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有缺陷;

    c)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落实。

    4.7 设备和工具 a) 选择不当,或关于设备的标准不适当;

    b) 未验收或验收不当;

    c) 保养不当;

    d) 维修不当;

    e) 过度磨损;

    f) 无设备档案或不完全。

    4.8 物料(含零部件)
    a) 运输方式或运输线路不妥;

    b) 保管、储存的缺陷(包括存放超期);

    c) 包装的缺陷;

    d) 未能正确识别危险物品;

    e) 使用不当,或废弃物料处置不当。

    4.9 设计 a) 工艺、技术设计不当 所采用的标准、规范或设计思路不当;
    设计输入不当(不正确,陈旧,不可用);

    设计输出不当(不正确,不明确,不一致);
    无独立的设计评估。

    b) 设备设计不当,未考虑安全卫生问题;

    c) 作业场所设计不当(定置管理,物料堆放,安全通道,准入制度,照明、温湿 度、气压、含氧量等环境参数等);

    d) 设计不符合人机工效学要求。

    4.10 应急准备与响应 a) 未制订必要的应急响应程序或预案;

    b) 未进行必要的应急培训和演习;

    c) 应急设施或物资不足;

    d) 应急预案有缺陷,未评审和修改。

    4.11 相关方管理 a) 对设计方、承包商、供应商未进行资格预审;

    b) 对承包商的管理 雇用了未经审核批准的承包商;
    无工程监管或监管不力。

    c) 对供应商的管理 收货项目与订购项目不符;
    对产品运输、包装、安全卫生资料提供等监管欠妥。

    d) 对设计者的设计、承包商的工程、供应商的产品未严格履行验收手续。

    4.12 监控机制 a) 安全检查的频次、方法、内容、仪器等的缺陷;

    b) 安全检查记录的缺陷(记录格式、数据填写、保存等方面);

    c) 事故、事件、不符合的报告、调查、原因分析、处理的缺陷;

    d) 整改措施未落实,未追踪验证;

    e) 未进行审核或管理评审,或开展不力;

    f) 无安全绩效考核和评估或欠妥。

    4.13 沟通与协商 a) 内部信息沟通不畅(同事、班组、职能部门、上下级之间);

    b) 与相关方之间信息沟通不畅(设计者、承包商、供应商、政府部门、行业组织、 应急机构、邻居单位、公众等);

    c) 最新的文件和资讯未及时送达所有重要岗位;

    d) 通讯方法和手段有缺陷;

    e) 员工权益保护未得到充分重视,全员参与机制缺乏。

    设备设施清单 单位:xxxx有限公司 序号 设备名称 类别 型号 数量 所在部位 是否特 种设备 备注 注:1.按照单元或装置进行划分,同一单元或装置内介质、型号相同的设备设施可合并,在备注内写明数量。

    2.厂房、管廊、手持电动工具、办公楼等可以放在表的最后列出。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xxxx有限公司 风险点 检查项目 风险 分级 不符合标准情况及后果 管控措施 管控 层级 责任 部门 责任 人 编号 类 型 名 称 序 号 名 称 标准 工程技 术措施 管理 措施 培训教 育措施 个体防 护措施 应急处 置措施 1 1 2 3 2 1 作业活动清单 单位:xxxx有限公司 序号 作业活动名称 作业活动内容 岗位/地点 活动频率 备注 1 2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xxxx有限公司 风险点 作业步骤 危险源或潜在事件/职业危害因素 风险分级 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及后果 管控措施 管控 层级 责任 部门 责任人 备注 编号 类 型 名称 序 号 名称 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 措施 培训教育措施 个体防护措施 应急处 置措施 1 作业活动 1 2 3 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单位:xxxx有限公司 序号 单元 风险点 风险等级 工作内容 工作 方式 职业病 危害因素 区域 导致的职业病或健康损伤 1 2 3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单位:xxxx有限公司 序号 风险点 职业病 危害因素 区域 管控措施 责任部门/责任人 工程技 术措施 个体防 护措施 培训 教育 管理 措施 — END —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