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摘 要]本论文主要对开展户外地理教学从以下几方面作了论述: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开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二.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三.教师要充分开拓自身及学生的知识领域四.教师要鼓励学生探索求异,更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五.教师在注重课堂培养之余,要兼顾充实课外活动。
[关键词]教师创新能力;学生的认识兴趣;学生的知识领域;学生的探索求异;充实课外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13-0016-01
地理教育创新的核心是培养创造性的地理思维能力,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推进、新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将会越来越注意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对于广大的地理教师而言是一大挑战。下面就地理教学中应怎样激发创造性思维的积极性,并发挥其创造功能和效应略谈浅见:
一、教师创新能力的充分开掘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前提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如果教师拘泥于“一支粉笔一本书,口讲不足手势补。”的机械性教学思维,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力萎缩而失去生命。因此,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学方案。地理教材只为教学提供了基本内容,地理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比如:设计海陆变迁的教案时,可以一反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教学常规,采用先引导学生阅读“六大板块构造图”,然后利用学生读图所得的结论提出若干问题,再引导学生读“大洋板块俯冲示意图”,让学生自己表述原理,最后由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启发学生自己去猜想。
二、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
地理学研究的内容广泛,趣味性也较强,教师应在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中找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如为什么夏天热、冬天冷?为什么火山会喷发?为什么长江的南岸受到的侵蚀严重?如在讲授“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这一课时,首先提供以下几则素材,引入新课:1、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⑴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使气候趋于缓和;⑵任意砍伐森林,使当地气候恶化;⑶城市热岛效应;2、通过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以及氯氟化合物等,影响全球气候。例如“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等。根据上述材料,然后提出问题:上述现象反映什么问题?从而激发探索的欲望,为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促使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打下基础。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普遍使用,更多的教师用图、文、音、影并茂的课件也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众多的地理现象和地理原理中,有许多是学生没办法或很难亲身体验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板块的运动、太阳系中行星的绕转等,用CAI课件来展示他们,则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进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师要充分开拓自身及学生的知识领域
有了兴趣不等于就有了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分析“赤道雪峰”现象中,要求学生能分析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果不具备以上知识,仅靠凭空想象,是远不能完成任务的;只有在掌握了上述基础知识之后,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不是不要学习基础知识,举一才能反三、触类才能旁通。在地理教学中,不应只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应根据教学的实际状况,适时地给学生传授一些热点知识,如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东问题、阿富汗问题、朝鲜问题、伊拉克问题、神舟五号等,让学生能有机地将现实问题和地理知识联系起来。另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多看报刊、多看新闻、多和知识渊博的人交流,从不同的途径来丰富自己的地理知识。
四、教師要鼓励学生探索求异,更进一步激发其创造性思维
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求异思维的基础上的,没有“求异”无所谓“创新”。
在《地球的运动》一节教学中,可让学生思考:假若地球是直着身子转而不是斜着身子转还会有“四季变化”吗?要回答这个问题,学生就要先认真分析一下,地球在发生公转时太阳直射点是如何发生变化的,只有太阳直射点发生变化了,各地太阳高度角才会发生变化,才会有昼夜长短的变化,才会有四季更替。
再如学习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这一节后,可鼓励学生思考:假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自转方向变为自东向西,则我们这一单元中所学的哪些现象、哪些数据将会发生变化?如果公转和自转都是自东向西,情况又如何呢?
在学习欧洲西部的海洋性气候时,可提出假设:如果阿尔卑斯山呈南北向横亘在欧洲的西部,那么,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会有什么变化?这些问题,书本上不可能直接找到答案,学生必须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综合、判断才能得出正确结论。通过这样一些训练,可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教师在注重课堂培养之余,要兼顾充实课外活动
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局限于课本。课外活动是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扩大视野、激励创新的有效阵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课外活动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广阔天地。
地理课外活动即使在既无人力,也无物力的情况下,也可轻易地组织起来。如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测量某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当地的地理纬度等;通过日影最短时刻和北京时间之差,计算出当地的经度,并由此思考,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高效地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学生通过思考,很容易找到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的倾角,塑料大棚棚面的角度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有很大影响。
在学习水资源后,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用水浪费的现象,考虑怎样才能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中的用水,力争设计出家里比较理想的自来水管线,以充分利用水资源。
学生每周最好有两到三课时的时间用于研究性学习,并且在教学大纲中提供了一些研究课题,这为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创造了条件,我们可让学生从感兴趣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以及日常生活中选择研究专题,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把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多途径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这也是社会对我们教师的期望、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程宛如.谈谈影响气候的因素[J].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7(11):45-47.
[2]温叶飞.地球的运动教学策略探析[J]. 地理教学杂志. 2016(34):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