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与选择:张爱玲文学作品自译研究
摘 要:张爱玲不仅是作家,也是中国翻译史上少有的自译者之一。通过对张爱玲自译行为和自译作品的分析,发现张爱玲在自译身份、目标读者和自我能力方面进行了选择性适应。同时,张爱玲也在翻译目的和翻译策略方面进行了适应性选择。为了实现自译作品的“生存”和“长存”,张爱玲采取了不用的翻译策略来实现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
关键词:适应与选择;张爱玲;自译;三维转换
中图分类号: I207.42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9)02-0100-05
一、生态翻译学理论概述
生态翻译学是由胡庚申教授提出的全新翻译研究理论,他认为,“生态翻译学是利用生态学研究方法对翻译行为进行研究,或者是从生态学角度对翻译开展研究。”[1]11翻译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不断适应和选择的过程,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选择性适应制约翻译行为的生态因素,然后在翻译过程中进行主观上的选择,通过适应性选择来实现翻译目的。其核心观点有“译者中心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生态翻译环境因素”以及“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三维转换”等。与以往翻译研究不同,胡庚申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居于中心地位。翻译,正是译者对众多的翻译生态环境因素进行调配而获得的最终结果”[2]207。
本文将通过对张爱玲自译活动的生态环境因素分析,探讨其自译过程中对生态环境因素的选择与适应,重点分析其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基础上,如何在自译过程中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实现适应性选择转换。
二、张爱玲自译的选择性适应
(一) 张爱玲自译身份的选择性适应
生态翻译学认为,译者作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居于翻译行为的“中心地位”。当然这并不否认作者对源语文本的所有权,而是强调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译者调配所有因素从而实现理想的翻译目的[2]230。即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有自主调配权,可以通过对翻译生态环境因素的选择来实现翻译目的。
对于精通双语的张爱玲来说,文学创作不仅限于中文,英语同样是其创作的语言工具。1952年,张爱玲寄居香港受聘于美新处,担任翻译一职,实现了从双语作家到翻译家的身份转变。在这期间,张爱玲翻译了多部作品,如《老人与海》、艾米丽迪金森的诗作等。在翻译过程中,张爱玲充分发挥她作家的身份优势,翻译作品不仅文笔流畅,而且风格独特。1955年移居美国后,为了使自己的作品能被当地主流文学所接受,张爱玲全身心投入英语文学的创作。同时,张爱玲还着手把自己创作的中文作品翻译成英文并在西方国家出版。这一方面是在推广中国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向西方读者介绍自己更多的作品。由此可以看出,张爱玲通过对生态环境因素的不断选择和取舍实现自己不同身份的转换。
(二) 张爱玲自译作品对目标读者的选择性适应
在翻译生态环境中,读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目标语的读者需求,往往决定了翻译作品在该语言中的接受程度。翻译的作品越是接近目的语读者的审美需求,作品的接受度就越高。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这对张爱玲的文学作品自译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张爱玲希望通过自译来获得西方主流文学的接受;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在翻译过程中克服两种文化的差异,尽最大可能来满足目的语读者的需求。这就使得张爱玲不得不根据读者因素,在自译中对作品的内容进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从而实现其翻译目的。例如,张爱玲在翻译《洋人看京戏及其他》一文时,原作中为了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京剧及中国文化,作者对京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补充说明。但在翻译成中文时,考虑到很多关于京剧的描述性内容,中国读者都很熟悉,所以翻译时,张爱玲将这方面的内容全部省略不译。同样,张爱玲《金锁记》的自译也是如此。有学者研究指出,《金锁记》的自译达到了六遍之多。从第一版被出版社拒绝,直到最后被出版,张爱玲在翻译中不断调整语言表达方式,尽量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问题,从多个角度将读者因素纳入翻译过程,充分体现了读者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
(三)张爱玲自我能力的选择性适应
张爱玲出生于书香之家,她的父亲是一名深受中国传统教育影响的学者,母亲曾留学英国,接受了西方的教育,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在父母的影响之下,张爱玲不仅对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学有较为深入的学习和领悟,还在英语语言能力和西方文化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香港读大学的时候,张爱玲努力学习英语,并且坚持用英语进行创作,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香港被日本占领后,张爱玲回到上海继续用英文进行创作。林以亮曾说:“张爱玲的作品流畅、精美,并且能将自己的作品在英语间自由转换,而且都发表在顶级期刊”[3]386。张爱玲移居美国后,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英语的语言水平,也更加了解了英语文化,成为一个兼具双语能力和跨文化意识的译者。
三、张爱玲自译的适应性选择
(一)翻译目的的适应性选择
张爱玲的自译活动涉及英汉和汉英的双向翻译。在面对不同读者时,其翻译的目的也不尽相同。张爱玲在回忆为什么要将发表的英语文章翻译成汉语时,她说由于约稿数量众多,而自己在短时间内又无法完成任务,不得不将已经发表的一些英语文章翻译成汉语来满足约稿的要求。在移居美国后,她用英语创作发表了一些作品并将其翻譯成中文,究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是英语作品发表后,在美国并未引起足够反响,让作者开始怀念中国读者;二是作为一个中国作家,虽然用英语创作小说在美国发表,但同时也希望中国读者能够阅读和了解自己的最新作品。为了能够进入英语主流文学,张爱玲还将自己的一些中文作品翻译成英语发表,这让译者不得不在翻译时考虑英语读者的阅读期待,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张爱玲在自译时对汉语原文进行了删节和调整。
(二)翻译策略的适应性选择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即适应与选择,而作为翻译活动中心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对翻译环境中其他各种因素进行适当调配,从而实现生态因素的“和谐”,达到作品能够“生存”和“长存”的目的。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选择恰当合适的翻译方法,来实现译作在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方面的转换。